|
协会助力广州1935(广州发电厂改造项目)实施落地发表时间:2024-07-22 16:40 7月16日上午,广州1935(广州发电厂改造项目)在荔湾区举行首开区开园仪式。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马曙,荔湾区委副书记、区长谭明鹤,广州市国资委正局级干部刘先荣,广州产投党委书记、董事长罗俊茯,荔湾区委常委、副区长杨佳,市国资委、市规自局、市工信局相关领导,荔湾区有关部门领导,南源街道、入驻企业、参建单位以及媒体代表共约80人参加活动。省三旧改造协会秘书长田光明博士应邀出席开园仪式。 广州1935(广州发电厂改造项目)是荔湾区老旧物业改造中的重点项目,整个改造项目计划盘活广州发电厂约14万平方米老旧厂区,将其改造建设成超28万平方米的新型产业载体,培育特色产业集聚生态,助力广州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。 据了解,广州发电厂(曾名西村发电所、西村发电厂)是广东省现存最老的火电厂之一,曾是全国最大的四家火电厂之一,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筹建。 始建时期(1935-1949.9) 1935年开始主厂房建设,并在1937年正式投产,1938年被日寇霸占。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,由国民党资源委员会和广州市政府联营管理。 恢复生产时期(1949.10 -1954) 广州解放后,电厂自主修复损坏的机组,成为当时中南地区第一间大型火力发电厂,为电力系统培养输送了大量电力人才。1952年,与五仙门发电厂并网运行,成为广东电力系统形成的开端。 初步发展时期(1955 -1965) 电厂分别于1955年、1959年两次扩建,1964年新建西村输送桥(现为广州市历史建筑),电厂产能进一步提升。 迂回前进时期(1966-1978) 1966年10月,西村发电厂正式更名“广州发电厂”。期间历经“文化大革命”电厂排除干扰,克服困难,对发电设备进行了一系列改造,发电量保持增长势头。 扩大再生产时期(1979-1989.6) 1981年,电厂利用锅炉余热,向周边工厂供热,初步形成广州最早的集中供热网,实现热电联供1985年,柴油发电站A站开工建设,缓和了广州市电力供需矛盾。1986年,电厂高温高压机组改造工程动工,成为电厂生产技术史上的一个分水岭。 多元化发展振兴时期(1989.1-2000) 1989年起,5台高温高压机组相继投运,并采取合作、合资等形式开办员村电厂、柴油发电站B站,实行热、电、冷联产,为缓和广州市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电的紧张局面发挥了作用。 现代化发展时期(2001-2018.6) 2001年后,电厂相继进行了机组增容改造、控制系统改造、环保超洁净改造,成为绿色环保电厂,总权益装机容量最高达61.7万千瓦。2018年,为响应广州市节能环保政策要求,电厂发电机组关停,完成发电历史使命。 该项目改造完成后,将以“新能源、新科技、新体验”为特色产业方向,引入和培育专精特新企业,吸引科创型企业集聚。该项目由广州产投产业园集团负责改造建设和招商运营管理,为入驻企业提供资本服务、政策服务、专业园区、科技金融、成果转化、人才引进及培育等全链条科创服务支撑,形成“园区载体+科技金融+产业赋能”的产业生态闭环,进一步深化“房东+股东+管家+合作伙伴”的服务模式,切实为科技创新项目提供资本支持和发展载体,培育特色产业集聚生态,进一步释放创新动能,助力荔湾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,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、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。 省三旧改造协会自2022年10月开始跟进广州1935(广州发电厂改造项目),充分发挥协会“智库、桥梁、纽带”作用,先后多次参与项目前期的谋划、定位、布局,并到现场调研交流,整合行业资源为项目规划、建设和产业引入出谋献策。下一步,协会将持续跟进该项目的实施推动及经验总结推广工作,整合资源助力项目落地见效。 【图片来源:广州产投,广州日报】 |